08

2016.10

凝心聚力,助推壹米滴答系统成功上线

  • 来源:武汉大道物流
  • 发布者:管理员
  • 时间:2016-10-08
  • 浏览:3323

“每一次改革都意味着一次脱胎换骨,每一次改革都要伴随着一次阵痛,但由此换来的却是又一次的革故鼎新、提质增效”。9月中旬,壹米滴答系统替换5.0系统的准备工作陆续展开。此次系统切换,时间紧、任务重,从某种程度上说,习惯的转变、标准的规范将是员工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系统的关键所在。但以武汉大道总经理高涛为组长的系统上线推广项目组成立后,大多数问题都在不断测试中发现并得以解决。

组织者

“自己不熟就不能让大家学会,首先自己得熟悉。”作为此次项目组的副组长,IT部总监沈应丹前期带领部门人员率先进行了系统测试,6个人6台电脑,共发现了195个问题,“身先士卒”了解情况后才具备发言权,才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他们连续一个星期忙到无暇顾及吃饭,晚上九、十点便以泡面充饥,工作到凌晨似乎成了十分正常的现象。毫无疑问,IT部将成为此次上线壹米滴答系统的主力军,他们竭尽全力地为系统上线把关,提供保障,容不得半点疏忽。

据沈总介绍,系统切换共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上海壹米滴答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二是进行测试工作,挖掘种子选手;三是对重点业务流程进行研讨;四是四个总监作为讲师,种子选手作为导师,围绕17个模块、50个内容为各网点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五是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和优化系统。此次培训设备需求量较大,在IT部的倡议下,各部门将闲置电脑提供出来,给学员上机使用。

“相比起之前的5.0系统,壹米滴答系统在问题件上报、理赔、回单管理等方面更加自动化,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客服呼叫中心和财务现金方面还有些问题急需解决,这也是切换系统必须考虑的事情。”沈总边吃泡面边说着。

快运事业部营运中心主任周杰补充道:“沈总这段时间确实不容易,每天加班加点,对流程和系统的熟悉程度那都是没话说的,这份责任心的确让人佩服。”

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停歇、不松懈,这是沈总及整个IT部门共同奋斗的真实景象。

讲师

作为此次系统上线的培训讲师之一,鄂东南大区总监麻战帅身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他主要负责讲解客户维护和APP开单等方面的内容。培训过程中,学员在系统操作时无法开单,便向麻总求助。原来,是因为持卡人那一栏没有填入相应的信息。只填了发货人的姓名还不行,也需填入持卡人的名字才能正常开单。

麻总说,以前的5.0系统输入一个条件就能出现很多相关的信息,查询条件比较多,但壹米滴答系统强调信息的准确性,一个条件开一个单子,是一对一的关系,这就需要改变之前习惯性的思维。

当问及麻总在前期培训过程中做了哪些准备时,他答道:“首先,当然是要熟悉课件;其次是了解壹米滴答系统与5.0系统的差异,比如在回单处理方面,以前有些回单会交给司机带走,现在更多的是希望将回单附在货物上,货到回单到;还有就是弄清楚一些流程性决定,例如,以总部统一打款代替客户拿单子到分公司、营业部取现金时出现时间不定、担心着急的问题,既方便了客户,也提高了时效。”这些前期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麻总强调,大道之前具有三大优势——品牌、网点、代收款,但现在网点优势已经不明显,品牌优势还在,代收款是我司可以津津乐道的地方。此次上线壹米滴答系统,是区域物流走向全国物流不可缺少的一步。”

之前,持续高温,武汉大道组织库区支援活动,麻总尽管出现中暑征兆,仍然坚持留在库区帮忙卸货,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系统上线,讲师讲解知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各网点学员学习的基础环节。四位总监讲师在整个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后勤

说起培训,自然会想到人事部。培训事项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反馈均和人事部关系密切。培训计划的制定是整个培训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之一。关于计划的确定是经过一番讨论的。

据人事部高级经理曾维聪介绍,初步制定培训计划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四个讲师需兼顾会议室和培训室两个会场,必然导致至少其中一个会场无法按照业务流程顺序进行讲解;二是各网点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至少两人参加培训,可能出现负责人在回的路上,财务人员在来的路上这样的情况发生,以致于部分网点业务受到影响。

项目组开会讨论后,决定除了安排四位总监讲授外,高级经理也需担任一定的讲师工作,保证按照正常的业务流程顺序开展培训。另外,对之前鄂西南人员时间存在矛盾的地方作出调整,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大区出现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均在路上的情况,人事部最后考虑到鄂西北大区十堰地区业务量较大,人手充足,所以最后结合具体事实进行适当调整,“将就”其他两个大区的时间安排。

培训日期和培训批次已经确定,但问题又来了。尽管21日、22日讲师进行过试讲,但是系统正在不断完善,每天出现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都在不断更新中,谁也不能准确把握每个讲师会讲授多长时间,也无法给学员们一个确定的时间概念,培训结束会是几点。直到23日第一天培训结束后,忐忑的心情才得以平复,这为之后培训计划的实施打下了有力的基础。

人事部在这次培训中还成为了后勤工作的保障部门。从参训者的酒店出发,走20多分钟就能够到达武汉大道。因有些学员起得较早,人事部便与酒店联系,将早餐时间提前,且分批次进行就餐。

培训期间,每天早上在学员还未到达之前,曾经理提前安排员工进行会议室和培训室的布场工作,尽管前天晚上已经做了卫生,他们早上仍然会清扫一下,并准备好饮用水,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将签到表带到现场等待学员签到。培训时,还需监控导师的到场情况,基本上每隔10—20分钟,便会巡一次场。

因人事部忙不过来,档案管理处的刘萍前来帮忙,除了培训、会议期间的茶水提供外,还需在晚上十点甚至更晚,大家散去后,才能进行会场的清扫工作。

人事部将后勤工作安排好,培训便显得更加具有“人情味”。

导师

导师,是通过系统测试从30人中选出20人具备指导资格的种子选手。曾经理说,本次培训有一个创新点,便是实行了“导师制”,与以往只有讲师的情况相比,导师负责两个组,一个组两个人,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为学员解答问题。每个小组座位上放置着带有组别信息、导师姓名、联系方式的座位牌,学员们如有任何疑问,都能第一时间与导师取得联系。

作为会议室的一号导师,鄂西北综合推进处吴炅林主要负责问题的汇总,在现场的时间相比其他导师会更多,对系统的了解更加熟悉一些,有时讲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后,他也会就没有提到的事项作补充说明。监考学员机试、笔试,维护考试纪律,这也是导师工作的一部分。

9月23日是培训的第一天,下午两点吴炅林开始冒冷汗,身体不舒服,但他没有临时退场,仍然将学员们当天反映的问题总结出来,直到将自己组的学员托付给其他导师,做好交接工作后才放心,这是一种责任感,一种不忘初心的责任感。

督察处主管杨兰,指导17、18组的学员,她说:“这些日子每天晚上到家已经是十一点多。家里的孩子一岁零一个月了,有一天回家,儿子还没睡,敲门进去的时候,他看到我回来了,马上坐起来要妈妈抱,那时候很兴奋、很甜蜜,听婆婆说,孩子每天到点就喊妈妈。”杨主管表示,以前和婆婆的关系并没有到无话不说的地步,现在无论自己回多晚,婆婆都会等着自己回家,说会儿话后才去睡觉,十分感动。

谈起此次作为导师的收获,她回答道:“作为系统上线的第一批测试者,在业务技能方面得到了提高;之前督察处走出去与其他部门沟通的机会不多,此次培训,导师间的沟通十分频繁,有时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其他导师便会前来帮忙,这既是个人间的交流,也是部门间的交流。”

 

除了组织者、讲师、后勤、导师等人外,还应注意的是上海壹米滴答团队的辛苦付出,为我司系统上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签约加盟商老板利用周末时间到公司参观并学习新系统操作;学员们积极反映问题,为系统完善尽了一份力。

壹米滴答系统上线集聚着大家共同的力量和智慧,上线过程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接连引发一连串其他的问题。自9月中旬以来,挑战巨大,大家持续加班加点,虽然辛苦,却听不到抱怨的声音。

直破烟波,大道物流将向全国迈进,让我们见证这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