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管够 年货不愁
节前探访“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
武汉商超备货充足。图为消费者在超市春供专区选购蔬菜。(蔡俊 摄)
春节将至,我省多举措保证节日市场物资供应,年味“食”足。目前武汉各商超的肉蛋菜等民生商品均是“满仓”状态。为应对市民“云采购”的需求,电商平台春节也送货。
必需品消费“每周一报”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许多人就地过年,将带来本地居民生活物资需求的增长。
为了让节日餐桌“不缩水”,1月中旬起我省商务部门积极保供稳市。1月18日,我省启动重要生活必需品周报制度,对米面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运行及价格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市场供应和库存情况,对供应吃紧的品种,积极联系货源,增加市场供应。
1月25日,省商务厅督察小组分赴全省17个市州,实地查看各地物资储备供应和价格运行情况,指导商贸流通企业科学预判就地过年的需求规模,提前制订保供预案,重点保障主要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应,确保我省粮油15天、肉蛋奶10天、耐贮蔬菜7天、叶菜3天的市场供应量。
各大商超铆足劲备货
每年春节,各大型商超、市场是“保供主力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武汉部分超市、市场发现,米面油、肉蛋菜等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多家超市已开辟蔬菜“春供专区”。在武商超市,土豆每500克售价1.87元,1月份曾大幅上涨的白萝卜专供价为2.09元/500克。据介绍,平价菜的品种会时常更新,多为需求较大的“大路菜”。
在武昌景园生鲜市场,煨汤的莲藕单价在6元左右(500克),不久前卖到28元/公斤的螺丝椒单价也降到了20元以下。正在采购的李婆婆说,最近一周她每天都来买菜,往年春节前菜价一般都会明显上涨,但感觉最近的菜价比较平稳。
中百仓储表示,为确保民生需求,已根据前两年春节期间销量与供应商沟通,力保重点商品货丰量足。超市还选定一批物美价廉的爆款民生商品,铺货到正月十五。为保证节间物流配送不断档,中百集团对江夏配送部的仓库进行清理,腾出库位应对随时“补仓”。
在沃尔玛,米面粮油等基础民生品类的备货量达到平时的2倍至3倍。针对“宅家”消费需求增加,沃尔玛还加强面条、水饺汤圆、方便面等方便食品的储备。
家乐福则加大了在云南蔬菜直采基地的采购力度。据介绍,超市在价格低点时,已储备了千余吨禽肉,并联合牛羊肉战略供应商备货国产牛肉百余吨,力争稳住春节的“肉盘子”。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主要商超粮油肉蛋奶等重点品类的储备量比去年同期平均增加了30%以上。春节期间,武汉市将投放储备肉600吨左右,宜昌市拟投放100吨左右。
电商平台春节“不打烊”
今年,为方便民众宅家打年货,商务部在全国范围组织了“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重点保障米、面、油、肉、蛋、菜、奶、方便食品供应,多个电商平台也加入到保供稳价的队伍中。
京东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在京东平台供应的家乡年货超过百万种,还有数万款年货礼盒。京东物流“春节也送货”运营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即使在除夕至大年初三,湖北的消费者也可正常下单收货。
从去年12月份起,拼多多就提前为春节期间的“菜篮子”需求做准备,联合超过1100个农产区推出农产品“原产地直发”计划,为物资储备持续扩容。为保障节间农产品平价稳定供应,“百亿补贴”“限时秒杀”将向民生用品大幅倾斜,全力保障消费者以全网最实惠的价格采购各类农产品。
市场旺季从往年10天左右拉伸至一个多月
武汉活鱼市场持续热销
虽然腌鱼季已过去20多天,但武汉活鲜鱼类的热销行情仍未结束。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武汉活鲜鱼类市场供销两旺,往年只延续10天左右的冬至行情“超长待机”了1个多月,这种热销状态或将持续到春节前。
活鲜鱼类持续热销
1月26日上午,记者在武商超市岳家嘴店水产区看到,活草鱼的售价为8.6元/500克,与平时8元左右的价格相差不大。
水箱里的草鱼大多为三四斤每条。营业员说,大草鱼比较抢手,一大早就被买走了七八条,“顾客都要求去骨、去皮,应该是做鱼圆子用的。”
湖北人有过年腌鱼的习惯,每年冬至前后10天,是一年活鲜鱼类最旺销的时候。武商超市水产采购负责人李谆介绍,不久前的腌鱼季,草鱼、青鱼等大鱼的价格同比较为平稳,但销售额增长了10%以上,这种热销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
不但大鱼卖得好,小鱼也很受欢迎,鲫鱼的市场价格因此持续走强。记者走访多个超市发现,以往七八元每500克的鲫鱼,价格已上涨到10元,最高的卖到12元以上。
相形之下,往日价格较高的桂鱼、鲈鱼价格明显下降。记者走访多家商超,桂鱼价格一般在35元左右/500克 ,鲈鱼价格则在18元左右甚至更低。
湖北,全国水产品主要供应地。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的水产区,眼下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交易市场。1月30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装鱼货车排在各商户门前,工人们忙碌装货。
“最近一个多月来,鱼不愁卖,收工早,还赚得多。”做了22年活鱼批发生意的黄老板感慨地说。当天凌晨4点多,她店里的2吨鲫鱼就被抢完了。
该市场水产办公室负责人蔡经理告诉记者,白沙洲水产品日均交易量在3500吨左右,2020年冬至达到7000吨的峰值,同比增加16%左右。
价稳量足替代效应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眼下淡水活鲜鱼类旺销,与猪肉价格上涨及海鲜需求下降有关,消费者主动调整消费结构,使得活鲜鱼类消费显现替代效应。
1月31日下午,在武昌的一家超市,45.9元/500克的猪后腿肉引得一位老年顾客犹豫了好一会。她转而来到水产区,活鲈鱼每500克只要15.8元。“你看,买一斤猪肉的钱可以买两条鲈鱼。”她说,最近高端鱼类价格下降,经常买鲈鱼清蒸着吃。
进口海鲜包装多次检测出核酸阳性,让消费者对海鲜消费依然有所顾忌。白沙洲大市场水产协会理事李长云经营着一家鱼行,最近每天的销量都在30吨左右,“在全年来说都是比较高的。”他表示,以往一些喜欢吃海鱼等海鲜的省份,近期对淡水鱼的需求明显增加。
蔡经理预测,小年已至,因炸鱼圆子、鱼块等年货需要,活鲜鱼类近期还将保持一波销售高峰。
消费需求大了,供应跟得上吗?价格会不会大幅上涨?蔡经理表示,湖北是千湖之省,渔业资源丰富,货源充足,目前白沙洲大市场每天流入的水产品超过3700吨,如需补货,从仙桃、洪湖、嘉鱼等产地运送到汉通常只需要1个多小时,可以保证湖北春节市场的供应。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鱼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