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球隔一段时间要充气,否则就会丧失功能或者弹跳力;一盆花隔一段时间要浇水,否则就会枯萎或者失去生命的光鲜;一辆车每跑一段里程要加换机油,否则就会让发动机受损、缩短车辆使用寿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训就是给一个人打气、浇水、加油、补充能量。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但大体分为三类:一是自燃的人,二是点燃的人,三是阻燃的人。第一种人稀少,第三种人也不多,大量是第二种需要点燃的人,或者需要隔一段时间重新点燃的人。
那么,如何点燃呢?有的是身子弱,常患感冒,需要喝点心灵鸡汤,让他增强免疫力;有的眼睛近视,看不远、看不清,需要给他配一副眼镜,或者望远镜,让他登高眺远,扩大胸怀和格局;有的耳根子软,无主见,需要给他一个指南针,让他找到一个方向,坚定一个目标;有的骨质疏松,时有腰酸背痛,需要补钙,让他强筋壮骨,挺起身板;有的精神萎靡、情绪低落,需要补气补血,让其神清气爽、斗志昂扬;有的能力不够,无法胜任本职,需要提升专业技能,让其建立工作自信等。从这个层面来讲,培训就是一种点燃。

通过培训,培育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通过培训,提升专业素养,达到人与事相匹配;通过培训,激励和调动员工的工作潜力和激情,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培训,建立学习型组织,让更多的人能够“自燃”起来。
所以,培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要有形式的新颖独特,能吸引人,又要有内容上紧贴工作实际,始终围绕工作重心,让人学实招,鼓实劲,得真功。衡量一个培训是否有长进,主要看是否有核心亮点,至少一个,最多不要超过三个,多了就不能冲击实质内容,使其无法一脉相承。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不停地造场造势,形成一种昂扬向上的氛围,其核心是PK,唯有PK,才能形成你追我赶的势头,把每个人的潜力充分激发出来。
企业培训,通常是在最短时间,完成最多内容,无法当场消化,尤其是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就像抢收抢种一样,大部分都是不停地灌输,回去后就像牛一样反刍,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千万不能一培训完,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只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把所学的东西转化为生产力,培训才能起到打气、加油、补充能量的作用,你才能逐步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